2022~2023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一年 学科:数学 教师:陈斯琴
班级情况分析 | 本班9名学生,5名女生4名男生。经过一学期的学校生活学生已进入学习状态,上学期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通过一学期养成教育学习习惯教育,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40分钟的课堂学习都还很好。5名学生学习优良,4名学生良好。 | |
新课程标准的目的要 求 | 第二学段(1~2年级)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
本册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次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这次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应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 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在学生初步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等。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 5.认识人民币单元元、角、分。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
单
元
重
点
及
进
度 | 一单元 | 认识图形二(6课时) |
二单元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
| |
三单元 | 分类整理(4课时) | |
四单元 | 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 | |
五单元 | 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 | |
六单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 | |
七单元 | 找规律(6课时) | |
八 单元 | 总复习(10课时 | |
教学措施 |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