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六小图书室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做好工作,作为图书管理员更应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切实抓好图书室的“建、配、管、用”的工作,加强图书室的管理和建设,发挥图书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特殊育人功效,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起重要的作用,使图书室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青少年成长的营养品,读书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我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营造真正意义上的“书香校园”,塑造“书香师生”而不断努力着。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思想,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及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指导好学生利用图书馆中的知识来充实自己。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图书室、阅览室及图书资料利用率,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图书室工作的基本任务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
三、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职责
1、坚持清理标准。我校定期开展图书清理活动,图书清查小组通过自查、审查、清理严格按照标准,对标对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准确把握尺度,确保清理效果。
2.建立图书采购责任机制。 坚持“凡进必审”,“谁推荐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把好新增图书入口关。
3.建立捐赠图书工作责任机制。 坚持“谁受赠谁负责”,“先审查后受赠”的原则,建立捐赠图书审查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捐赠图书质量。
4.建立图书剔旧更新制度。 定期开展图书剔旧更新,中小学图书馆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不少于一本;图书馆藏书量要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要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不断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加强馆藏建设。
四、工作思路
1.安排好各年级学生借还书的时间,尽量保证每班每月不少于2次集体借书时间。为了保证学生借书时间、质量,每天中午对当天轮到班级的借书、还书及时归类入库及时对书架进行整理,对未能按时归还的书与班主任及时联系。每月对每班的借书情况及时公布。
2.每年必须保证新书及时录入、上架,并及时发布新书信息。做好书刊的入库、出借登记工作。
3.做好图书总括帐、分类帐及注销帐,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随时做好破损书刊的修补工作。
4.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提高学生的借书质量。低年级重点是拼音读物的集体阅览;中高年级名著的推荐阅览,提高学生对书的品位,配合语文学科教师上好“阅读课”。
5.学校开放式书廊分年段由学生自主管理,由学生自愿捐书补充,倡导学生文明阅读、规范阅读。
6.根据学校实际开展读书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7.教师图书全天开放,为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工具书一律不得出借。
8.班级图书角每月每班人均借书一册,学生人均每学期借书不少于10本。
9.图书室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和各种征文比赛。
10.图书室将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为师生提供所需材料。
11.生进图书室每周不少于一次。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图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图书管理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主动服务”为宗旨。遵循图书馆的工作规律,加强图书馆管理理论研究,对图书报刊管理、读者服务等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组织安排图书管理员参加业务培训,科学地管理好图书馆的借阅工作,增加图书的流通量,进一步充实各种类型的阅览资料,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1)按照《中图法》分类。
利用图书室重新布置的机会,我们计划将现有图书重新分类、扫描、录入后贴标再上架,这样更便于学生和教师借阅。
(2)文化布置
我们计划对学生图书室、阅览室分别进行文化布置,制度重新修订上墙,通过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3)充实队伍
我们将管理的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工作,拟建立一支“小小图书管理员”队伍,向高年级各班招聘“小小图书管理员”,定期协助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杂志、报纸的分发工作。
2.开展读书活动,发挥育人功能。
(1)协助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橱窗、墙壁、板报,进行读书文化布置,每个班级设置读书角,图书室定期进行新书推荐;协助德育处、教务处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读书活动。
(2)协助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为教师借阅图书提供方便。
音六小图书室管理员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