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标的发布,信息技术更名为信息科技进入国家课程,这对于各个学校的信息科技课程而言,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育人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根本性变化,如何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把新课程标准落实到信息科技教育教学课程实践中,成为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
会议由教育事业发展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刘鹏老师主持
首先,来自事业发展中心的刘鹏老师带领我们解读了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前三部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三个方面,宏观的阐述了信息科技从一个从属学科到独立学科的演变过程。解析了信息科技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这一整体关系。刘老师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进行了详细解读。
接下来,来自音德尔第一小学的罗福刚老师为我们详细解读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课程内容。罗老师首先从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六大主线九大模块十七个主题,对信息科技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然后罗老师详细的讲解了义务教育阶段四个学段的具体课程内容。
为我们解读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第五部分学业质量和第六部分课程实施的是来自音德尔第六小学的苏剑臣老师。苏老师的讲座重点讲解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信息科技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什么,根据学业质量标准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二是课堂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如何教研、如何进行教师培训。
最后,旗教育事业发展中心信息教研员刘鹏老师为本次培训活动做了详细的总结,刘老师强调:新课标提出课程内容应该“科”与“技”并重,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过去我们的课程很多时候是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为讲授知识而创设情境,新课标倡导真实性学习,以真实的问题或项目来设计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